本网讯(文、图/曾兴莹)2025年5月19日下午,在院长刘芳和教师肖洁的带领下,生命科学学院2022级林学班全体学生,到甘孜森林消防支队峨眉山靠前驻防分队进行课程实践学习,走近森林消防一线,参与了一场以“科技赋能防火,实践锤炼技能”为主题的森林防火实践课程。此次活动是学院2022级林学班实践周的重要课程,旨在通过实地观摩与动手操作,增强学生的森林防火意识与应急响应能力,同时提升学生的课程实践能力。

前沿科技展示:无人机助力森林消防
活动伊始,消防员向师生们展示了当前森林消防领域的高科技装备。其中,大疆SPA30运载无人机成为全场焦点。该无人机载重可达40公斤,支持单电和双电模式,并配备热插拔功能,极大提升了灭火物资运输效率。消防员同志介绍道:“其搭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和防碰撞系统,可确保复杂地形下的安全飞行;而紧急降落伞设计,则为突发情况提供了双重保障。”学生们在消防员同志们的指导下尝试操作无人机,感受科技如何为消防工作“插上翅膀”。

实战演练:消防设备操作与救援技巧
在消防水泵演示区,消防员详细讲解了水泵的架设与使用方法。“吸水管、油桶、配件包缺一不可,单泵直供适用于短距离灭火,而串联供水能突破复杂地形限制。”学生们分组协作,模拟铺设水管、启动水泵,亲身体验水带连接与压力调节的严谨性。随后,液压钳、扩张器等救援工具的操作演示引发阵阵惊叹。消防员使用液压泵驱动液压钳,轻松剪开车门钢板,并解释:“这些工具在地震或车祸救援中至关重要,能快速开辟生命通道。”

此外,现场还展示了油锯、多功能切割机、气垫顶升装置等装备。学生们戴上防护手套,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尝试切割木材,并使用气垫顶起模拟重物。“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这些设备,实际动手才发现每一设备都需要精准操作才能进行作业,而且这些设备十分贵重,又贵又重,男生都很难拿得动。”一名学生感慨道。


教育与互动: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
活动中,驻防分队设置了多个知识讲解与互动问答环节。消防员结合案例,向学生普及森林火灾成因、火势蔓延规律及初期扑救技巧,并重点强调“预防为主”的理念。院长刘芳表示:“林学专业学生未来可能直接参与森林资源的保护、防火与安全管理等工作,实践掌握防火知识不仅是技能,更是责任。”
在体验反馈环节,学生们踊跃提问:“无人机在浓烟环境中如何定位?”“水泵油料如何保障长时间作业?”消防员逐一解答,并邀请学生记录改进建议。

实践育人:筑牢绿色生态防线
驻防分队负责人刘博表示:“与高校合作开展实践课程,既能传播防火知识,也为行业储备了专业人才。”参与学生纷纷表示,此次经历让他们深刻认识到森林消防的科技含量与使命担当,更加深刻认识森林消防员抢险救灾的责任之重。部分学生表明,他们的考研方向便是森林防火,此次实践让他们将课本与实践联系起来,未来将把所学知识融入专业研究,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力量。
生命科学学院始终秉持“知行合一”的教育理念,此次森林防火实践课程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专业教育,更是一堂深刻的生命安全教育课。未来,学院将继续深化与森林消防队伍的合作,推动产学研融合,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更多“懂技术、有担当”的林业人才。
